2024 年 03 月 29 日 星期五
新闻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白沙新闻网  >  白沙新闻

白沙“一乡一品”奏响富民曲 农产品年产值预计达到1865万余元

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时间:2018-01-25 10:10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刘笑非

  -本报记者刘笑非 特约记者王伟 通讯员陈权

  银王鸽产业发展短期效益高、果子狸飞地扶贫项目发放24万余元分红、益智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橡胶林下秀珍菇种植不断扩大……近日来,白沙黎族自治县各地扶贫产业捷报频传,一张“一乡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版图也在白沙慢慢形成。

  白沙县农业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白沙共安排了2000万元的特色产业发展资金,在全县各乡镇发展起葡萄、百香果、反季节凤梨、黄金地瓜、种桑养蚕、牛大力、果蔗、黎药、秀珍菇等种植类项目,及黑山羊、黄牛、果子狸等养殖类项目。通过特色产业发展资金的带动,解决了扶贫产业发展后劲有限的难题。

  经过一年的发展,白沙逐步形成的“一乡一品”产业格局,年产值预计达到1865万元,产业效益日益凸显。

  养鸽子过上好日子

  一排排整齐的鸽笼排列在橡胶树绿荫下,上万只鸽子或飞或立,场面蔚为壮观。这个位于白沙牙叉镇牙港村的鸽子养殖基地,也是白沙唯一的专业养鸽基地。牙港村驻村第一书记周世坚告诉记者,近两年来白沙以扶贫产业为抓手,积极为贫困户谋发展、选项目、找产业,像养鸽这样立竿见影的“短平快”产业,一经启动就得到了牙港村贫困户的青睐,村里34户贫困户在2016年便主动申请加入了合作社。

  “银王鸽乳鸽生长快,饲养报酬高,鸽肉嫩滑,具有很高的食用、观赏及经济价值。”合作社负责人王文瑞说,每年可出笼销售10次的频率,能够迅速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据了解,牙港村的鸽子养殖基地采取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的运作模式,引进农业企业出资建设的饲养间和工作间,同时一条龙负责鸽子的饲养、孵化和销售。每个来到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每月还有2000元的工资,极大提高了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

  “如今基地已有1万对种鸽,每年能孵化幼鸽15万只,除去生产成本年纯利润可达75万元,而贫困户每人每年的分红不会少于2000元。”周世坚说,对于人多地少的牙港村而言,养鸽经济收入要远比橡胶、甘蔗、渔业养殖及外出务工高得多。

  果子狸扶贫分红可观

  “高峰村路远,我们一大早就赶过来了,家里五口人能拿到2500元分红呢!”近日,来自白沙南开乡高峰村委会方通村的贫困户符志飞笑道,领取了分红,他将用这笔资金继续扩大自家产业发展。

  让符志飞喜获分红的项目其实并不在他居住的高峰村里,而在数十公里外的牙叉镇方香村,得益于白沙陈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果子狸养殖产业,合作社参与的飞地扶贫项目已为包括符志飞在内的128户贫困户送去了24.2万元的分红。

  据了解,去年牙叉镇便与南开乡一起,按照党建引领脱贫的工作思路,探索出了一条“党组织+合作社+飞地产业扶贫”的创新生产经营路子,通过陈富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养殖果子狸的优势,带动周边贫困户的同时,也帮助解决了南开乡高峰村因地处于生态核心保护区无法进行规模化种养项目的难题。

  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吸收贫困户社员128户、484人,其中牙叉镇方香村贫困户60户199人,南开乡高峰村贫困户68户285人。

  益智产业越做越红火

  走在白沙青松乡蜿蜒的盘山路上,两旁的橡胶林里随处可见益智、砂仁等南药的身影。但在2012年之前,白沙青松乡还是主要以橡胶、木薯、甘蔗等传统农业为主的地区,经济效益不高、生产力低下、交通闭塞等种种桎梏,当地群众生产生活较为困难。

  从2013年开始,青松乡开始适当调减木薯、甘蔗等传统低效产业,同时不断扩大益智、砂仁等特色南药产业的种植面积。经过几年的稳定发展,青松乡如今的益智种植总面积已达到2.2万亩,其中可收获面积6000亩,年产值近800万元。而砂仁的计划种植面积也有1.5万亩,推广开来后可收获面积7000亩,年产值也能达到378万元。

  近两年来,在白沙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青松乡进一步加快转变生产模式,不断鼓励群众发展林下南药种植,同时配合各项扶贫工作的落实,渐渐形成了以“橡胶+益智+砂仁”的种植模式,带动了林下经济发展。同时尝试“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经营形式,不断推进益智、南药的市场化程度,有效规避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现如今,青松乡橡胶林下益智生长活力十足,农户通过种植益智能实现年均收益3000元至1万元,全乡有20户农户以上单凭益智收入可达5万元,共惠及贫困群众391户、1954人,也让359户贫困群众顺利实现了脱贫。

  秀珍菇种植别有洞天

  “大家处理的时候要把活做细一点,尽快打包好放到冷藏库。”近日,在白沙阜龙乡的阿成养植专业合作社里,阜龙乡新村党支部书记、产业带头人高桂成正在和贫困户们一起加工打包刚刚采摘下来的秀珍菇。

  这片种植在橡胶林里的秀珍菇,带动的贫困户已从去年的11户,增加到了如今的139户。

  一年多来,阜龙乡因地制宜,积极引进秀珍菇项目,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乡政府投资、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合作社统一种植管理及销售,让阜龙迅速崛起了秀珍菇产业。而随着合作社水井、冷库、种植大棚、仓库、生产车间等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秀珍菇年产量也从去年的20万袋增加到了如今的30万袋。

  “秀珍菇市场价格现在稳定在每斤7元左右,今年我就可以带着139户、627位乡亲一起脱贫了。”高桂成笑着说。

  除了鸽子、果子狸、益智、秀珍菇等初步形成的“一乡一品”产业外,在白沙细水乡、七坊镇、打安镇、邦溪镇和金波乡等地,凤梨、黄金地瓜、茶树菇、豪猪、银鲈鱼等特色种养殖产业也正在逐步做大做强,脱贫成效日益显现。

  (本报牙叉1月24日电)

责任编辑:甘晨卉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